首页 > 走进jdb电子平台 > jdb电子平台地情故事

说古道今丨贞丰章氏与古镇周庄

时间: 2025-10-20 13:51 来源: jdb电子平台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访问量:

昆山周庄章宅,是清代文人、《贞丰拟乘》编者章腾龙的故居。章宅位于周庄镇中市街,始建于明代。历经岁月风霜,现存一进后堂楼及东西厢房,建筑面积不到300平方米。清初章允清在此设米肆,济赈灾民,后扩建两大厅,名为绿天书屋。章腾龙晚年在这里编纂《贞丰拟乘》。

2010年,周庄镇政府在抢救性维修章氏故宅时,发现了一部《贞丰章氏家乘》,为研究章氏家族乃至古镇变迁提供了重要史料。

周庄章氏源流

据《贞丰章氏家乘》序,章氏根脉出自山东章丘。战国时,齐太公将齐国的附庸国分封给子孙为领地,被封在鄣国(今济南章丘区)的后裔,便以国名为姓。后来鄣国被齐国所灭,为了不忘同宗相残的悲剧,他们去邑为章,自立章姓。五代时,章氏先人章仔钧在建州(今福建建瓯)做官,智勇双全,事载纲鉴。此后他的后裔分别流散到三吴、兰溪、八闽,涌现出不少名贤儒宦。宋代,居住在平江府(今jdb电子平台)的,称作南北章。南章中的章子厚贵为宰相,北章中的章质夫官至同知枢密院事。

图片

明末,jdb电子平台章氏依然家道殷实,因此为人所窥伺。及至清初,章继台逝世,儿子章允清才九岁,因有远亲住在周庄(古称贞丰里)王家浜,为趋避仇害,母亲姚氏带着章允清前往周庄投亲。从此,章氏一脉便定居在周庄。顺治七年(1650)前后,章氏置得周庄中市街木桥头市房,作为住宅。康熙十五年(1676)又买下金姓人家的楼房。这时候,章允清之子章尔功兄弟的生活已颇为富庶。到他的孙子章天佩成年时,章家已成古镇巨室,子孙鼎盛,书香不绝。

由于章氏宗谱在明末散佚,无人以续。清康熙年间,章腾龙与侄子章秀重新续写,于康熙五十五年(1716)成书,称为《贞丰章氏家乘》,以章继台父亲章华台为第一代。第一代章华台、第二代章继台仅存姓名,行事俱不可考。第三代章允清的记载较为详细:因祖父早亡,弃儒为商,经营货值,生平好施。凡镇中寺观桥梁及一切济僧济众,奉母布施,无少吝惜。镇中永庆庵铸钟,列名于上第。时属国初,乱后饥荒救赈为难,家虽有资而用度日常不足。镇中称章善人。绵延至章腾龙,已是第五代了。

章腾龙其人

图片

《周庄镇志》

章腾龙,字觐韩。《贞丰章氏家乘》中关于他的记述与陶煦光绪《周庄镇志》上的记载略有出入,可以作为互补。《贞丰章氏家乘》载,章腾龙幼时就是名童,被称作章状元家贫无力课诵,见族中无不向学,因黾勉从师。后举长邑生员,屡试不中。遂专精诗赋辞曲,常作院本,伶人持去。不能经由科举入仕,就做一个吟诗作赋的文人,他的戏曲本子还常常被伶人拿去演出,可惜并未流传至今。生平雅尚好奇,典坟过目成诵,谈笑风生。老年授徒讲学,作《周庄志》,绘《八景图》赠人,其写真布景别有领悟。陶煦《周庄镇志》则说他应试不获,兼而习武,入长庠为武生。雍正九年(1731)后,由于章腾龙外甥杨俊担任广西兴业县令,邀他前往佐助,当了书记官,借机会游历西粤,在游学中获得很多长进。他在旅途中详细记录了当地的山川物产、风俗人情,回到周庄后,撰写成《岭南杂志》《粤游记程》。晚年,采辑故里史实,耗十年精力,于乾隆十八年(1753)编纂成《贞丰拟乘》。五十多年后的嘉庆十五年(1810),由周庄本地人陈勰增辑刊印,成为周庄的第一部镇志。章腾龙著作还有《绿天书屋诗文集》《驹隙志》《清梦录》《金阊婆子话稿》等多种。

在《贞丰拟乘自序》中,章腾龙说:余生长贞丰之里,地祗偏隅。耳目浅隘,非如大都通邑,名山巨川,为前人题咏流连之处,可以考古证今,著于笔墨,以备輶轩之采。然其间岂无庙宇、古迹、祠墓、桥梁班班可称述者?……听其零落而弗与之传,不且为文人学士之羞耶?值得注意的是他编纂《贞丰拟乘》,是在游历西粤以后。由江南而浙而豫而粤东南,归程则从桂林省城而楚而豫而浙而江南,宛转一万二千七百余里。凡山川之灵秀,人物之丰美,土音风俗之不齐,以及崇岗峻岭、骇浪奔涛、幽岩绝壑之可惊可愕,鲜不接于耳而寓于目,见识了名山大川,他愈加觉得水乡古镇周庄的珍贵,所以不顾年迈,广为采辑,考其轶事,编纂成《贞丰拟乘》。

图片

《贞丰拟乘》

《贞丰拟乘》中记述了周庄地名的由来:周庄向属村落,自金二十相公南渡来此,稍为开阔。至沈万三父沈祐从南浔徙于东垞,始辟为镇……地为宋朝迪功郎周君收获之所,故又名周庄。”“全福寺,系迪功郎周君暨夫人旧址,周君邑乘失其名。他还首次提出了周庄八景。直到现在,这些史料仍在沿用。
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

拟稿:原创作者投稿

审核:市地方志办编纂处

发布:市地方志办秘书处

相关文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